河南青年报

韦东奕老师如何评价他(韦东奕回应上课)

2022-05-16 13:21:48 | 作者: 小编

在普通人的印象里,学霸总是与聪明和勤奋的字样挂钩。特别是一些答题类的活动,让人们对这些尖子生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
对于智力超凡、思维敏捷的学霸,我们或许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印象:他们不仅在知识上有超群的能力,在生活和个人形象方面往往也非常精致和讲究。

叫人不得不感慨,优秀的人总是能做到极致。不过有一位数学界的“大咖”,却不走寻常路。他已经在北京大学从教多年,但同学们将其比喻为“扫地僧”。

破解六位博士解不出的难题,还说简单,难怪他被称为“韦神”

穿着几十块的衣服,手里提着馒头,这样的形象一定会有很多人想不到,他是一位在名校讲课的老师。

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独特的造型,让人感到与北大老师的身份有一种反差感,所以韦老师因此而迅速在网上走红。

但他之所以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崇敬,远不止因为这个原因。通过后续的了解,大家才发现原来看似普通的他,早在高中时期就在国际数学奥赛中出类拔萃了。

后来,在专门为鼓励青年科学家而设置的“青橙奖”中,他还获得了一百万元的奖励。当答辩现场上,韦老师流利的讲解场景公开后,更是让人感受到“天才”的与众不同。

想不到,韦老师再次“冲上热搜”,依然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原来在某项研究中,六位博士组成的科研团队,在某个地方遇到了瓶颈。

他们一共研究了大概四个月,还是没能彻底解决问题,基于学术的严谨性,博士们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。于是他们想起了韦老师。

在寻求帮助以后,韦老师没用多久就靠一己之力解出了答案。而更让人感到“凡尔赛”的是,在几位博士想要表达谢意时,韦老师还表示:

“这个挺简单的,还是别给什么报酬了”。这几位博士其实本身已经是水平很高的人了,不过即使是这样的学霸,也难跟“天才”相比。难怪他被称为“韦神”。

韦东奕回应走红,对收到的礼物感到“为难”,教授的点评在理

从荣获青城奖,再到破解六位博士几个月也解不出的难题,韦老师总是能用他的方式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另一种“风景”。

尽管有少数网友不太理解韦老师日常的习惯,比如喜欢独来独往、不爱用智能手机,连被采访的时候,也不说基本的“客套话”,但他依然能获得很多人的敬重。

特别是大学生群体,还有比较重视教育的家长,更是对韦老师有很强的崇拜。看到他平时过于简朴,有的崇拜者表示很心疼,所以想方设法把礼物交给他。

比如,质量好的背包和水瓶,这些都是韦老师平时用处最多的东西。不过这样的行为也可能给韦老师带去困扰。

韦东奕回应自己的走红,表示外界的关注不会给他带去太多影响,依然会专心做自己的事情;不过对于收到的那些礼物,确实感到有点儿为难。

他坦言,自己用的最习惯的还是原来的普通水瓶,而且尽管这些东西不算贵,但他身为一名老师也不便接受,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给他寄东西了。

对于韦老师,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兼博导丁延庆,也说出了自己的评价。他认为韦神跟我们普通同学最大的区别就是,他把“专注”发挥到了极致。

我们普通人在意的那些外在条件,对他而言是一种时间的浪费。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才,我们不去打扰他,才是真正的尊重。这样的分析很在理。

对韦老师的崇敬,也反映了我们对知识的尊重,但需注意表达方式

丁教授的话说出了实质,也在提醒着我们这些喜欢韦神的同学,要注意表达方式。并不是我们自认为可以帮助韦老师的事,一定能给他带去好处。

但韦老师的走红,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家对知识的尊重和崇拜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偶像,倘若我们能够更多地支持和欣赏学术领域的人才,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。

他们对科研和国家建设贡献着巨大的力量,如果青少年和年轻人中,有更多人将韦老师这类人才视作榜样,相信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毕业生。#百度好学知识节#

今日话题:你如何看待韦老师呢?(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)

声明:本文由入驻作者编辑撰写,除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即时修改或删除。

标签

相关新闻

24小时热文

相关推荐